馬櫻丹的栽培技術以及養護方法

馬櫻丹的栽培技術以及養護方法

馬纓丹,別稱:五色梅、五龍蘭、如意草、五彩花、臭草、臭金鳳、五雷丹、五色繡球、變色草等,客家人稱之為綿鼻公花,花美麗,中國各地庭園常栽培供觀賞。馬纓丹的根、葉、花作藥用,有清熱解毒、散結止痛、祛風止癢之效;可治瘧疾、肺結核、頸淋巴結核、腮腺炎、胃痛、風溼骨痛等。

形態特徵:馬纓丹花序直徑1.5-2.5釐米;花序梗粗壯,長於葉柄;苞片披針形,長為花萼的1-3倍,外部有粗毛;花萼管狀,膜質,長約1.5毫米,頂端有極短的齒;花冠黃色或橙黃色,開花後不久轉為深紅色,花冠管長約1釐米,兩面有細短毛,直徑4-6毫米;子房無毛。馬纓丹全年開花。

馬纓丹單葉對生,揉爛後有強烈的氣味,葉片卵形至卵狀長圓形,長3-8.5釐米,寬1.5-5釐米,頂端急尖或漸尖,基部心形或楔形,邊緣有鈍齒,表面有粗糙的皺紋和短柔毛,背面有小剛毛,側脈約5對;葉柄長約1釐米。

馬纓丹是直立或蔓性的灌木,高1-2米,有時藤狀,長達4米;莖枝均呈四方形,有短柔毛,通常有短而倒鉤狀刺。馬纓丹果圓球形,直徑約4毫米,成熟時紫黑色。

生長習性:馬纓丹常生長於海拔80-1500米的海邊沙灘和空曠地區。性喜溫暖、溼潤、陽光充足的環境,喜光,耐乾旱,不耐寒,適宜生長溫度20-25℃,冬季越冬溫度應不低於5℃,在疏鬆、肥沃、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上生長較好。耐修剪,中國長江以北多作盆栽。

馬櫻丹的栽培技術

選種:播種前首先要對種子進行挑選,種子選得好不好,直接關係到播種能否成功。最好是選用當年採收的種子。種子儲存的時間越長,其發芽率越低。選用籽粒飽滿、沒有殘缺或畸形的種子。選用沒有病蟲害的種子。

消毒:消毒包含兩個概念,一個是指對種子進行消毒,另一個是指對播種用基質進行消毒。 家庭對種子消毒常用 60 ℃ 左右的熱水浸種一刻鐘,然後再用溫熱水催芽 12~24 小時。 對播種用的基質進行消毒,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鍋裡炒熱,什麼病蟲都能燙死。

催芽:用溫熱水(溫度和洗臉水差不多)把種子浸泡 12~24 個小時,直到種子吸水並膨脹起來。對於很常見的容易發芽的種子,這項工作可以不做。

馬纓丹的養護方法:此花原產南美巴西等地,性喜溫暖溼潤、陽光充足的環境,適宜生長溫度20~25℃,稍耐旱,不耐寒,中國華南林落常見散生。此花生性潑皮,耐修剪,長江以北多作盆栽。

盆栽馬纓丹春季出房前應翻盆,宜施入充足的基肥,並對枝條作適當修剪,如是小苗,要打頂,以促發側枝。對成形後的植株,要注意疏除弱枝、病枝,適當地進行短截,以維持良好的樹形,促發更多的新梢。

花後不留籽的,要摘去殘花,以利於下面葉腋再抽出花序,生長期要保持有充足的陽光和溼潤的土壤,不要太乾,特別是開花期間。如太乾燥,則易出現萎蔫現象。影響開花。5~10月,每7~10天施餅肥水或人糞尿稀液一次。

特別是花後應及時追肥,以保持花開不斷。10月底,要移入室內,華東地區可放置在冷室內越冬,若室內陽光充足,溫度在10℃以上還可開花。入室後,要控制澆水,停止施肥。對過長的新梢可作適當短截,以方便存放。

怎樣使馬纓丹樹冠優美:馬纓丹耐修剪,要使其成為圓頭狀優美樹冠,需經常進行摘心。當幼苗長到約10釐米高時即摘心,促使其從基部萌發分枝,保留3~5個枝條作為主枝,待主枝長到一定長度再行摘心,使主枝生長均衡。位於上部的主枝先摘心,位於下部的主枝後修剪。

上部主枝在摘心時去枝量略多於下部主枝,這樣各枝間生長勻稱,便形成了圓頭狀株形。植株成形之後,隨著枝條不斷生長,以後要經常疏枝和短截。每年春季結合換盆,把過密枝、纖弱枝、交枝及病蟲枝從基部疏剪掉。保留的枝條,根據生長情況分別留2~4個芽短裁。開花後及時剪除殘花,以免消耗養分。

「藍紫色系」34種高貴典雅植物

7種「大毒花」,花旺人不旺,家裡有的趕快搬出去!

喜歡光照,又非常耐乾旱的一些植物,適當暴晒還容易孕育花朵

6種極其耐晒的多年生開花植物,陽光越多就能開花越多

它開花像「七彩花」,味道像臭腳丫,本是入侵植物,卻有很多人爭著養

這9種花因為太香而不適合養在室內,你家裡養了麼?

10種在乾旱的環境中能常開花的植物,種在石頭花園就很適合

特別容易養護的9種盆栽植物,養在院子裡也非常適合

10種可以維持四季開花的小盆栽,新手也能將它們輕鬆養開花

陽臺上種這10種花,春夏秋冬花開不停,你家裡種了哪一種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