嚏根(學名:Helleborus)是毛茛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,高約30釐米。花期3-4月。中國、歐洲均有分佈。嚏根草是多年生常綠草本,花瓣5,萼片5,雄蕊多數,具蜜腺。花後萼片宿存,在植株上可長達幾個月。高約30釐米。
由於園藝種非常多,基生葉1-2枚,有長柄,葉片鳥足狀分裂,裂片5-7,長圓形或寬披針形,上部邊緣有齒,莖生葉較小,無柄或有鞘狀短柄,3回全裂;花單生,有時2朵頂生,粉紅色;
萼片5,綠色,基部有粉紅色暈,雄蕊多數,花期3-4月,花後結生蓇葖果,成熟時開裂,種子細小,黑色,6月份成熟。葉色從蘋果綠到墨綠都有。花色還有白、綠、紫、黑紫色,有許多還帶有斑點、條紋;花形有單瓣、半重瓣、重瓣;花朵有直立的,也有下垂的。
嚏根草的生態習性:喜溫暖溼潤、半陰環境,較耐寒,忌乾冷。在疏鬆肥沃、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中生長最佳。嚏根草原產於中國西部,還有許多品種原產於歐洲的南部和中部,分佈從英國西部,西班牙和葡萄牙一直向地中海北岸東部一帶,歐洲中部和羅馬尼亞,烏克蘭,土耳其北岸至高加索,大多集中於巴爾幹半島。
嚏根草的繁殖方式:可用播種和分株繁殖。
大部分種類的嚏根草可產生種子進行播種繁殖。播種繁殖的缺點是部分種類不能完全遺傳雙親的特點,而且有些種子發芽率不高。種子繁殖的最大優點是可以在母株附近採集種子,而不會損傷植株。
分株繁殖:對長勢好的嚏根草進行分株不需要十分細緻。起苗時要儘可能多帶根。若分開的株叢仍大於20cm,則繼續再行分株後種植。分株後立即種植,種植深度與株叢的土壤相匹配,將所有受傷的葉片去除。若環境乾燥,則需要將新栽的植物澆透水,還要做好標記。
分株後的植株第一年一般不會開花,長勢也較弱。這樣的情況會持續兩年,一旦植株長勢恢復,長勢會比原來強很多。事實上,在分株後的第一年應將所有的花芽去除,以促進根系更健壯地生長。
播種繁殖:許多嚏根草容易產生種子,可在母株周圍發現大量的幼苗,可以在早秋或春末時將其移栽到需要種植的地方。開花後約8周時種子發芽率最高,此後種子的發芽率迅速下降。
所以種子最好是即採即播。在春末夏初時及時採收種子,此時果皮開始成熟、乾裂,將果實搖晃幾下種子便會從果皮的爆裂處分離出來。種子即採即播有利於保持發芽率。
購買種子後立即將它播種在5寸盆中,種植盆應該放到室外遮蔭處,若有害蟲為害,則需要用覆蓋物蓋住種植盆,保持基質溼潤但不可過溼。播種後最早在夏季中期才會發芽,但直到次年的春季才會長出地面。幼苗長出後立即剝掉上面的覆蓋物,幾周後將幼苗移植在5寸盆中。上盆6周後需要施肥,植株長大後再換大盆。
嚏根草的栽培技術
栽培管理:嚏根草性強健,在多種環境條件下長勢都很好。 管理要點嚏根草在大部分土壤中都能生長,但在稍鹼性的土壤更適合其生長。大部分嚏根草種類喜歡半陰的環境,尤其喜歡沙質壤土,忌排水不良。以上兩點決定了它們適宜做喬灌木的下層地被。
在秋季時將植株周圍的地面用樹皮等有機物掩蓋起來,這些有機物的分解過程中會慢慢釋放養料,對來年嚏根草生長有利。若沒有有機物,可以撒上兩三把骨粉等有機肥,也會促進植株的生長。
在秋季和初冬時,將老葉、病葉除掉,可以防止春季植株感染黑斑病;花開敗後及時將殘花除去(花莖剪掉越多越好)可以使植株復壯,如想採集種子就不可如此。
容器栽培當在容器中栽植嚏根草時並不需要特殊的管理方式,澆水需見幹見溼,不可使盆土過於乾燥,每三個月撒上一把骨粉或澆灌液體肥料。在高溫的夏季可將容器放於較蔭涼的環境。大部分嚏根草適於盆栽,東方嚏根草及其雜交種例外。推薦盆栽時使用史騰嚏根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