吊鐘柳的栽培技術以及繁殖方式、園林用途

吊鐘柳的栽培技術以及繁殖方式、園林用途

吊鐘柳為觀賞植物,原產於墨西哥,中國有栽培。喜溫暖、光線良好、通風的環境。忌夏季高溫、乾旱。釣鍾柳為多年生常綠草本,高15至45釐米,全株無毛。

葉叢蓮座狀,葉片稍肉質,倒披針形,長約7.5釐米。花色十分豐富,花期4至5月。喜溫暖、光線良好、通風的環境。忌夏季高溫、乾旱。適合在園林綠化中的花壇、花鏡或綠島栽植。

形態特徵:吊鐘柳為多年生常綠草本,株高15-45cm。圓錐形花序,鍾狀花,混色,莖光滑,稍被白粉。全株被絨毛,葉對生,基生葉卵形,莖生葉披針形。花單生或3~4朵生於葉腋與總梗上,呈不規則總狀花序,花冠筒長約2.5cm,組成頂生長圓錐形花序,花紫、玫瑰紅、紫紅或白等色,具有白色條紋

吊鐘柳為多年生草本,常作一年生栽培,株30-50釐米。莖光滑,稍被白粉。葉對生,基生葉卵形,莖生葉披針形,全緣。聚傘圓錐花序頂生,花冠筒狀脣形,花為紅、藍、紫、粉等顏色。

枝條直立,叢生性強,基部常木質化,單葉對生,卵形窄卵狀披針形,葉緣有細鋸齒。圓錐狀總狀花序。小花鐘狀脣形花冠,上脣2裂,下脣3裂,花朵略下垂。吊鐘柳花期5-6月、或7-10月份。

吊鐘柳為多年生草本,作一年生栽培,高50釐米,全株被絨毛。叢生,莖直立。葉互生,披針形。花單生或3~4朵生於葉腋與總梗上,組成頂生長圓錐形花序,花筒狀,有紅、紫、白等多色。

生長習性:吊鐘柳喜溫暖、光線良好、通風的環境。忌夏季高溫、乾旱。喜溫暖、光線良好、通風的環境。忌夏季高溫、乾旱。適合在園林綠化中的花壇、花鏡或綠島栽植。

吊鐘柳喜陽光充足、空氣溼潤、通風良好的環境,不耐寒,忌炎熱乾燥和酸性土壤,且必須排水效能良好,含石灰質的肥沃砂質壤土。稍耐半陰,要求排水良好的土壤。

吊鐘柳的栽培技術

栽培管理:吊鐘柳喜陽光充足、空氣溼潤及通風良好的環境,忌炎熱乾旱,不耐寒,對土壤要求不嚴,但必須排水良好,以含石灰質的砂質壤土為佳。 不論盆栽或地栽,一般栽培管理比較簡單。生長期注意澆水,經常保持溼潤才有利於生長。夏季炎熱多雨之地應注意排水,特別在雨季,應防止雨水過多土壤溼度過大而死亡。

吊鐘柳生長期,花前花後注意及時施肥以使花大色豔。花後植株應注意防寒越冬。 北方地區,盆栽者於9月下旬-10月上旬將其上部枯枝剪除,脫盆後入陽畦越冬;地栽者於秋末修剪地上部分,澆防凍水進行保護越冬。

吊鐘柳的繁殖方式:吊鐘柳常用播種、扦插或分株法繁殖。秋季或2--3月播種,適溫13--18℃,5月初定植。秋季扦插,在低溫溫室中1個月左右可生根。分株也在秋季進行。播種發芽緩慢,多用秋播,氣溫在18~21℃以上才能發芽。生長期每半月施用一次追肥,雞糞或複合化肥均可。

播種繁殖:吊鐘柳多在秋季進行,種子採收後即可播種。幼苗期嬌嫩,需要注意保持基質溼潤,經常灑水或浸盆。播種繁殖較易發生變異,因此許多優良品種一般不採用此法。

扦插繁殖:優良品種可於秋季進行扦插繁殖,扦插可於10月進行。選擇生長強健的花後嫩枝梢,剪成長約10cm左右的插穗,切口部位用多菌靈或克菌丹消毒後,插入已消過毒的素沙插床或塌盆內。保持溼度並適當遮光,30天左右即可生根。生根的植株可行上盆定植。若作花壇地栽,可在翌年解凍後3~4月脫盆定植於地。

分株繁殖:吊鐘柳多選擇在春季。在母株剛露新芽的幾天內,掘起母株土坨或脫盆,根據萌芽確定新分植株,用刀將新株與母體割離,直接定植。定植後澆透水,可很快擴大根系長成可觀植株。

吊鐘柳的病害防治:腋芽和不定芽大量叢生,節間變短,葉片黃化變小,產生明脈,冬季小枝不脫落呈鳥巢狀,嚴重的病株當年枯死,輕的幾年後也會死掉。每年7—8月份發病重。

M10稱類菌原體。在病樹葉脈篩管中見到類菌原體質粒,大小100—670nm,形多樣。主要靠茶翅蝽傳毒,春季對病枝進行環狀剝皮,能防止病原體向其他部位轉移、擴散,達到防治效果。發病初期噴灑四環素族抗菌素4000倍液。

吊鐘柳的園林用途

景觀用途:釣鍾柳花色鮮麗,花期長,適宜花境 種植,與其他藍色宿根花卉配置,可組成 極鮮明的色彩景觀。也可盆栽觀賞。同屬植物約250種,常見栽培的有紅 花釣鍾柳(P.barbatus);

堇花釣鍾柳 (P.hirsutus)等。花期春夏,可用綠地花境,也可切花觀賞。釣鍾柳花期長,適宜花境種植,與其他藍色宿根花卉配置,可組成極鮮明的色彩景觀。也可盆栽觀賞。

這些常見的鄉土植物,你還認識嗎?

輕輕鬆鬆掌握花卉分類

盤點世界10大好看的草花品種,好看好養又十分大氣

每天認識一種園林植物——觀花植物之103雛菊

花卉與風水,來盆開運風水花卉吧!

農村隨處可見的掃帚苗,老人說用途很多,都有啥用呢?種植需要怎麼管理?

「get小課堂」園林-苗木術語及綠化工程常用名詞,看過來

88個花卉基本知識點

為何現在結果的桂花樹,越來越多了?它的果實能吃嗎?

從花朵到文化:探索虞美人的植物文化和種植養護技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