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積:2.2坪
園齡:2年
作者:大大魚
朝向:正面朝北,左面朝西
海拔:19樓

我的家位於商圈附近,一個7.3平米的小陽臺難得鬧中取靜。時常羨慕擁有花園、露台的花友,有足夠的空間做各種嘗試,也驚嘆園藝圈的大神們能把花兒打理得那麼美好。園藝是一條無止境的路,不斷有新的事物激勵你想一探究竟。別人的作品很難去複製,根據自己所擁有的條件發揮創造,打造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陽臺才是樂趣所在。我的陽臺園藝夢一路走得跌跌撞撞,在瞭解了植物的屬性後不得不因地制宜做出取捨,選擇適合的品種,減少維護的成本,這樣才能在繁忙之餘得到真正的放鬆。

朝北的陽臺最大的問題是光照不足,但經過用心挑選、搭配也可以實現四季有花看。

這盆矮牽牛從去年種到今年,可是陽臺上的開花冠軍,花期跨越長達三季,不少照片中都有它的身影。

喜歡用質樸的物品裝飾陽臺,沒有固有的風格,只要喜歡就行。




陽臺是標準的長方形,晾曬衣服的功能設置在陽臺左側,這樣不會遮擋視線影響視覺效果,右側儲物櫃實現收納功能,櫃門一年開不了幾次,就緊挨著安放了一桌一椅,這是我在家最喜歡呆的地方,可以獨處或招待三兩好友。




去年接回家的「黑格爾」是我的小天使,疫情期間我們一直相互陪伴。


一歲生日照。

黑格爾喜歡在石臼上看魚,在陽臺上擺各種poss。

陪我吃早飯。

也學我對花發獃。

很少有人不愛鐵線蓮,但在北面陽臺種好它太難了,只能選對光線要求不高的品種。




鬱金香、洋水仙、葡萄風信子是北陽臺的福音,每年三、四月花兒如期綻放。




球根開過就迎來繡球季,這幾盆無盡夏已經連續種了好多年,今年也該換盆補充底肥了。


白色繡球像蕾絲花邊。

藍雪開花時切記不能缺水,這盆藍雪旅遊歸來已奄奄一息,救回來後今年再次爆花。

平時放在南邊的窗檯可促進花苞生成,開花時搬到北邊陽臺可以延長開放時間,開過後及時修剪,一年可以爆花多次。

自己做的餅乾健康美味。

五月迎來梔子花開的季節,街上的梔子花便宜得心疼,買不了幾次也就過季了,每次都修修剪剪精心插入花瓶里。



一小盆球蘭石斛,基本不用管理但每年都能如期開放。


也嘗試過種皮實的土薔薇,現在成了純觀葉植物。

從牙籤苗養起的小木槿恣意生長成了一棵開花的樹。


朱頂紅總是開得熱烈,把花插入瓶中可延長它的美麗。



白色是我最愛的顏色。

天氣漸熱,綠葉櫻花、米蘭漸次開放。


碗蓮今年試種失敗,還是買一束荷花增添夏日的氣息。

不怕熱的非洲鳳仙花可在7、8月賞花。

入秋後無盡夏轉為綠色。

各色菊花成為主角,仙客來陸續登場。





用色彩提亮陽臺邊的角落。

插一束臘梅是冬季必須的儀式感。


水仙花無論瓶插和水養都不容錯過。


聖誕節必買的一品紅。

南天竺火紅的果實采來插瓶或裝飾聖誕花環。

小小的舊石臼常年佔據C位,是同學從老家帶來送給我的搬遷禮物,養幾尾小魚為陽臺帶來一絲靈動。

陽臺的一花一草捨不得浪費,總是想辦法發揮它們的價值。疫情期間把白菜頭養成了小盆景。

折掉的矮牽牛枝條給點水可以生根開花很長時間。

用繡球做個髮型。

小瓶子可以插零散的花朵。

小份的花湯。

垂吊天竺葵爆花之後。

百合缺光大部分都消苞了,只收穫了幾朵。

虎耳草的花像長了耳朵。

唯一開花的香豌豆!

陽臺左側朝西,偶爾可以賞到美麗的夕陽。冬春季節,下午陽臺有短暫的斜射光,趕緊捕捉一下光影。





靠近陽臺內側的客廳總是擺上當季的花草,與陽臺相呼應。

從陽臺看客廳。

文心蘭和陶罐最搭。

內外交融,相映成趣。

陽臺是居室的延伸,在這裡辦公、看書、下午茶、發獃……

喜歡自製美食在陽臺上來個下午茶。


梅漬聖女果。

黑糖冰粉。



夜晚,這裡享有一片寧靜。

身處都市因為一方小小的陽臺可以與自然無縫銜接。

伸出陽臺的三角梅枝條成為鳥兒們休憩的港灣。

今年開始嘗試自製堆肥,希望踐行環保理念。

小侄兒、小侄女喜歡當陽臺的小花匠。


喜歡在陽臺上擺放自製的裝飾。聖誕節手工蠟燭增添了節日的氣氛。

簡單幾筆手繪書籤。

用多肉做成聖誕花環。

百日紅乾花做的花環。

只需一點小小的變化就能帶來樂趣。

紅花酢漿草悄悄然已萌發了一大片。植物的智慧只有當你長期與他們相伴時才能領悟。

一個帶院子和玻璃溫室的房子對現在的我而言還遙遙無期,但在有限的能力範圍內我也可以在小小陽臺實踐園藝的夢想。北朝向的陽臺對於種花的人而言肯定有大大的缺憾,不得不忍痛捨棄月季、鐵線蓮這些高顏值的品種,但擁有完美的種植條件畢竟是少數,如果你是都市上班族,完全可以像我這樣擁有一個低維護的陽臺,不用花太多時間打理,讓疲憊的身心在這裡得到放鬆。
。发布者:大大魚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antinghuaji.com/post/11573.html
